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六)山房

平生安乐地,不受利名煎。

其中一空洞,寥寥无色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名为《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六)山房》。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外界纷扰的深刻思考。

“平生安乐地,不受利名煎。”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追求的心境——在一生中寻找一片安宁之地,远离世俗的名利之累。这里,“安乐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不受利名煎”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远胜于物质上的追求。

“其中一空洞,寥寥无色天。”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一个“空洞”的存在,暗示了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心灵的净土。这里的“空洞”并非物理空间的空旷,而是心灵层面的纯净与空灵,与“无色天”相呼应,意味着一种超脱尘世、直达心灵深处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寂静、清澈的,不带任何世俗色彩,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心灵纯净、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压力与诱惑的一种反思,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安乐地”。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七)喜老堂

生处本恬淡,得失诚酸辛。

婆娑鬓渐秋,天地一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八)宴默庵

法门建章富,法幢空处成。

于此下一则,浮云涴太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九)众香堂

秾薰知见林,燕坐观物化。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

形式: 五言绝句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十)禅窟

胸中炯明月,一照万缘空。

蝉蜕云霄表,堕地为儒宗。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