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身何可病,客舍只宜晴。
晓鼎催煎药,窗间又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外的孤独与哀愁。开篇“老身何可病,客舍只宜晴”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体现了远行之人的不易和对良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晓鼎催煎药,窗间又雨声”则透露出诗人在早晨听到了熬药的声音,但窗外却是连绵的雨声,这不仅加深了室内的寂寞,也让人感到天气的多变和旅途中的不适。
整首诗通过对比晴朗与雨声,健康与疾病,营造了一种晚春时节特有的客愁情怀。诗人的感慨中带有一丝无奈,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想归归未得,悔醉醉还频。
不料湓江上,题诗送晚春。
春老鱼苗动,江肥雪水来。
大孤山下路,何日泛舟回。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