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三篱围绕的道路显得空旷
强劲的风吹过,没有什么可以停留

注释

三篱:指篱笆,农村常见的围栏。
驰道:古代宽广的道路。
风烈:猛烈的风。
一无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挡或留住。
牧牛童:放牛的孩子。
嗔:责怪或生气的样子。
吃禾黍:吃稻谷或小米,代指牛在田间破坏庄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三篱盖驰道"表现出一种荒废与静谧的氛围,驰道被野草所覆盖,显得非常寂寞。"风烈一无取"则形象地描绘了狂风过后留下的空旷景象,没有什么可以收获。

接着,诗人转向另一个场景:"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这里的“牧牛童”给人以纯真无邪的印象,而“嗔牛吃禾黍”则展现了一种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形,表现出对自然界内物种间关系的一种关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荒废驰道和牧童护牛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变化及其影响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夏日东斋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寄李处士

僧话磻溪叟,平生重赤松。

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钓,闲行多倚筇。

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

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

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

形式: 古风

道中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

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

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