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惠山鉴长老

太湖之阳九龙峰,金田蛰尔僧中龙。

山头云出野漠漠,石眼泉落声淙淙。

呵冰古砚写墨竹,扫雪幽轩看碧松。

别来两度岁年晚,祇见梅花信一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谢应芳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惠山鉴长老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诗中提到的“太湖之阳九龙峰”、“金田蛰尔僧中龙”,既点出了地点的壮丽与人物的身份尊贵,也暗含了对长老高深佛法的敬仰。

接着,“山头云出野漠漠,石眼泉落声淙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与泉水的潺潺,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净化。

“呵冰古砚写墨竹,扫雪幽轩看碧松”则进一步展现了长老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古砚、墨竹、幽轩、碧松,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文人的雅致生活,更寓意着长老在修行中的静心与专注。

最后,“别来两度岁年晚,祇见梅花信一封”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深切思念。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逝,诗人只能通过一封书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份思念之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显得格外真挚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思念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无锡赠何敬存

峨峨九龙峰,寒泉落冰雪。

美人此倾盖,为我涤烦热。

世涂自荆榛,肝胆无楚越。

凭高一长啸,清风满林樾。

形式: 古风

河鲀

世言河鲀鱼,大美有大毒。

彼美吾不知,彼毒闻已熟。

其子小如芥,食之胀如菽。

腹腴膏血多,目睥头项缩。烹?苟失饪,祸至不转瞩。

或言直一死,轻命重口腹。

尔来州里间,杯羹数家哭。

譬诸安与史,甘用取颠覆。

溺爱多不明,奚止一水族。

作此河鲀诗,逢人敢忠告。

形式: 古风

琼花行送盛克明教授归维扬

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

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

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

形式: 古风

过邹道乡先生墓有感

忠公天下士,夙学能慎独。

平生寸心赤,耿耿照黄屋。

元符引裾谏,痛甚贾生哭。

上言正中宫,下言斥当轴。

直道时不容,除名窜荒服。

建中及崇宁,宠辱手翻覆。

炎蒸岭南地,文章散青馥。

晚岁归故山,林庄竟薶玉。

向来望佳城,郁郁暗松竹。

今为禾黍区,春雨耕觳觫。

翁仲知何归,云仍困无告。

嗟余佔毕生,斯文赖私淑。

愿言理侵疆,重植宰上木。

愚公将移山,自谓计已熟。

精卫欲填海,可奈力不足。

伤心复伤心,残碑卧荒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