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问言何处荚蓉多”句。
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
消磨:消遣,排遣。
笙歌:合笙之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四面垂杨十里荷"写出了湖边杨柳依依,荷花盛开的美景,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水色风光。接着,诗人询问哪里的花儿最多,暗示了他对美景的欣赏和对繁花似锦的向往。

"画楼南畔夕阳过",画面转向画楼之侧,夕阳西下,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落寞。天气开始转凉,"天气乍凉人寂寞",透露出诗人因季节变换而产生的淡淡孤寂之情。然而,他并不沉溺于寂寞,而是主张"光阴须得酒消磨",借酒排遣时光,享受生活。

最后,诗人提议"且来花里听笙歌",邀请朋友一同在花丛中欣赏音乐,享受欢乐,体现了他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闲适与豁达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殢人娇.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于中更、一枝纤软。

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平白地、为伊肠断。

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形式: 词牌: 殢人娇

洞仙歌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形式: 词牌: 阳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