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

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

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治国手,封侯骨。

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

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

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十年的瘴雨蛮烟,美酒面前不要再提那些旧梦。
春天正美,故乡的桃李正等待你归来时它们开花。
儿女们在灯下含泪向你行礼,等到秋收祭祀后你会回家。
看那依然坚固的牙齿和决心,你的心坚硬如铁。你的才能足以治国,你的骨气能封侯。
你的志向宏大,要打开天门,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我常常期盼你回来,但现在却遗憾我们在中年分别。
江边的明月似乎更懂得情感,今晚却显得缺憾。

注释

瘴雨蛮烟:南方湿热多雨之地,代指偏远或艰难的环境。
尊前:酒杯前。
故园:故乡。
桃李:比喻子孙或人才。
儿女:此处指家人。
鸡豚社里:乡村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舌在齿牙牢:形容意志坚定。
封侯骨:比喻有封侯的才能和志向。
汗漫:广大无垠。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诗书勋业:通过读书和建功立业来实现理想。
中年别:指中年人的离别。
今宵缺:指月亮不圆满,象征离别之苦。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好友汤朝美自便归乡所作,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期待。词的上片以“瘴雨蛮烟”起笔,描绘了南方边地的艰辛环境,十年离别如同一场梦,提醒汤朝美不要轻易提及过往。接着,词人祝愿友人归乡时正是春光大好,家园的桃李正等待他的归来,表达了对团聚的期盼。

下片转而写到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儿女们围坐灯前,含泪迎接,以及丰收时节的祭祀活动,都显示出浓厚的家庭亲情。词人以“舌在齿牙牢,心如铁”表达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接着,辛弃疾称赞汤朝美有治国之才和封侯之志,期待他能在政事和文学上建功立业。

然而,词人也流露出矛盾的情绪,虽然平时希望友人早日归乡,但此时却因中年分别而感到遗憾。最后,词人以幽默的方式收尾,笑言江头明月虽多情,但今晚却未能圆满,暗寓友人离去后的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中秋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弦与望,从圆缺。

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

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

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岩泉上,飞凫浴。

巢林下,栖禽宿。恨荼蘼开晚,谩翻船玉。

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

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

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

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

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嗟往事,空萧索。

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

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

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山居即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