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五)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

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岩泉上,飞凫浴。

巢林下,栖禽宿。恨荼蘼开晚,谩翻船玉。

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

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五》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野的画面。"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展现了繁华都市之外的尘土飞扬与华丽马车,透露出一种热闹与喧嚣的气息。"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写出了春天的迅速变化,花朵虽娇艳但已显凋零,绿意盎然却也透露出生机的消逝。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海棠在雨中含苞待放,仿佛沉醉于春色;而杨柳轻盈,却因风力太强无法悠扬起舞,寓言了美好事物在时光中的无奈。"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词人借流莺之口,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自然,"岩泉上,飞凫浴。巢林下,栖禽宿",描绘了鸟儿在山岩泉水边嬉戏、栖息的场景,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然而,"恨荼蘼开晚,谩翻船玉",词人感叹荼蘼花开得太迟,如同人生中的遗憾,使得美好的时光易逝。"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借典故表达对往昔理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那些美好记忆的追寻。

最后,词人以"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收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即使面对秋千这样的娱乐,也失去了往日的心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

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

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

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嗟往事,空萧索。

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

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

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山居即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

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

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

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白首路,长亭仄。

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

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

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