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慈宣秘禅师赞

二百员衲子领袖,三十年丛林耆旧。

所至楼阁森然,自然眷属成就。

诸方度脚买鞋,报慈就身剪裁。

莫嫌此老无巴鼻,曾见西堂古佛来。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报慈宣秘禅师赞》。诗中赞美了报慈宣秘禅师的非凡魅力与影响力。禅师作为僧团的领袖,其三十年的修行使得他成为丛林中的资深长老,其所到之处,楼阁林立,显示出他的威望与成就。

诗中提到“诸方度脚买鞋,报慈就身剪裁”,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影响力之大,各地僧侣都愿意跟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如购买鞋子,也愿意由禅师亲自裁剪,以示尊崇。这不仅体现了禅师在僧众心中的地位,也展现了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能力。

最后,“莫嫌此老无巴鼻,曾见西堂古佛来”一句,既是对禅师年长身份的尊重,也是对其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肯定。这里的“巴鼻”可能是指嗅觉或感知力,暗喻禅师虽年事已高,但其智慧与修为如同古佛一般,深不可测,令人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高度赞扬了报慈宣秘禅师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其深厚的佛法修为和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其一)

钉空露痕迹,补云留罅隙。

目机铢两中,思虑所不及。

象王卓立回旋,师子翻身跳踯。

眼光常盖人天,对面识与不识。

识则火外有热,不识则水中无湿。

劈破云门一字关,个中乾燥如琼液。

形式: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其二)

叻气秋腴雪,秀目椹口。其骨临济,其髓雪窦。

袖手俨然,不落渗漏。

一千龙象之冠,七世云门之后。

君看一句当机,笑中脱略窠臼。

形式:

上蓝忠禅师赞

一法能知一切法,应机全不差毫发。

如是知见如是解,于一切法中对待。

平生脊梁硬如铁,衲僧寻思心智绝。

城中一室冷如冰,篆烟灭尽灰如雪。

形式:

双峰演禅师赞

三关洞开无锁扃,汝自艰难起战兢。

师过此关悉閒暇,掉臂径趋呼不应。

如春消冰自涣释,如鲲化鹏谁使令。

归来笑搭出檀服,依旧淮山千万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