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年妙莲阁

华顶西边天姥东,妙莲开阁对群峰。

清含银汉三千界,香透金庭第八重。

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

夜深讲罢何人见,云在青天月在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年妙莲阁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首句“华顶西边天姥东”,以华顶和天姥山为背景,点明了阁楼的位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妙莲开阁对群峰”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阁楼的建筑特色,还赋予了它一种神圣与高洁的气质。

“清含银汉三千界,香透金庭第八重”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阁楼的清幽与香气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跨越时空,连接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又仿佛能穿透层层金碧辉煌的殿堂,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感。

“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赋予了阁楼周围环境以生命。海燕的啼鸣与天龙的沉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阁楼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夜深讲罢何人见,云在青天月在松”两句,将时间推至夜晚,阁楼内可能正在进行的讲经活动已结束,但其影响却如同云在青天、月在松间,虽无声却深远,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年妙莲阁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智慧以及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一)

欲访琳宫入翠微,满山烟雨正梅时。

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

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

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鍊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二)

金庭福地竟如何,当日山前异事多。

子晋高风传世表,仙翁遗迹在岩阿。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天台茅桥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

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