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明府还北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最终无法久居故乡,只带着剑和鹤泛舟江湖。
全家生活俭朴无多余俸禄,回家时已满头白发。
晨钟催促着吴地的山峦迎来拂晓,月光环绕着渭河静静流淌。
曾经在安定的地方栖身,期待他日能有机会报答恩情。

注释

故园:故乡,指自己的家乡。
不住:无法长久居住。
剑鹤:剑象征着壮志或防身,鹤常寓意隐逸高洁。
扁舟:小船,常用于形容隐士或游子的生活。
尽室:全家。
无馀俸:没有多余的薪水或收入。
还家:回到家中。
白头:满头白发,形容年老。
钟催:寺庙的晨钟声似乎在催促时间的流逝。
吴岫:吴地的山峰,这里泛指江南山水。
晓:拂晓,黎明。
月绕:月光映照或环绕。
渭河:流经中国陕西省的一条河流。
曾是:曾经。
栖安邑:在安宁的地方居住过,安邑可能指代某个安定的居所。
恩期:期望报答恩情的时候。
异日:他日,将来。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追怀。"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难舍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则是对个人处境的一种慨叹,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已到了耗竭的地步,甚至连头发都变白了。

接下来的两句"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通过钟声和月光的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清冷之感。钟声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月亮则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一种绵长回味。

最后两句"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这里的"栖安邑"可能指的是一段宁静和平的生活,而"恩期异日酬"则暗示着对未来某种恩惠或是赐予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时光流逝、个人境遇以及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

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

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

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

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

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