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试二首(其一)

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各自带着珍贵的明珠,又来到华丽的宫殿,攀登红色的阶梯。
九华宫的灯像三条烛火明亮,皇帝乘坐的车驾上挂满了四面题字。
凤凰期待着能翻飞如雪羽,洞箫声或许会触动宫廷女子的心弦。
明天不妨尽情畅饮,因为青桂的新香中混有紫泥的芬芳。

注释

隋珠:比喻珍贵的明珠,象征高雅。
琼殿:华丽的宫殿,形容皇家场所。
丹梯:红色的阶梯,可能指通往宫殿的通道。
九华灯:形容宫灯繁多且华丽。
万乘君:指皇帝,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四首题:四面题字,可能指皇帝的御笔。
灵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尊贵。
翻雪羽:形容凤凰展翅飞翔的景象。
洞箫:古代乐器,常用于宫廷音乐。
讽金闺:可能指箫声触动了宫中女子的情感。
明朝:明天。
场场醉:一场接一场地醉饮。
青桂:青色的桂花,象征高洁。
紫泥:紫色的泥土,可能指墨迹或诗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充满了豪华与神秘的气氛。从“已表隋珠各自携”开始,诗人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隋珠作为古代珍贵的宝物,每个人都手持着它,显得无比尊贵。而“更从琼殿立丹梯”则进一步提升了场景的神秘性,琼殿、丹梯都是仙境中的建筑,与现实世界相比,更添几分不染尘俗之感。

接下来的“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则是对这场宴会的一种具体描绘。九华灯、万乘君等词汇,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宏大与奢侈,也透露出一丝神秘与超自然的色彩。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中的灵凤、洞箫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它们在这里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仿佛在宴会中起舞,增加了整个场景的梦幻与诗意。

最后,“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则是对宴会氛围的一种总结。诗人劝酒、畅饮之情溢于言表,而“青桂新香有紫泥”的描写,更是将宴会的豪华气派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凡尘、接近仙界的梦幻氛围。同时,诗中的用词与意象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想象力和艺术功底。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御试二首(其二)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诏宣来试士初。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带天书。

词臣假寐题黄绢,宫女敲铜奏子虚。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从灯下略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山

洞门穿瀑布,尘世岂能通。

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

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

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东林寺

平生爱山水,下马虎溪时。

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

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

翻译如曾见,白莲开旧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东林寺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

碑折谁忘康乐制,山灵表得远公名。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绕林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