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
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
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写真者》。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鲜明,通过对比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的自画像,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个人美好容颜不可留的感慨。
首句“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的衰老,从年轻时的精力充沛到老年的体力下降,形成鲜明对比。丹青指的是绘画中的颜料,也暗示了作者年轻时期的活力与热情。
“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表达了诗人对于衰老后再次提笔的不易和无奈。在此,"更"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强调了时间对人的改变,也透露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中,“麒麟阁”象征着高贵和美好的艺术殿堂,而“图功未有期”则是说这些绘画作品并没有完成的期限,但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受。
最后两句,“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则更深入地探讨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区区尺素上"指的是画布之上的简单绘制,而“焉用写真为”则是在质疑即使是写真(古代的一种画像技法,以为忠实记录外貌著称)又有何用,因为时间会抹去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美好容颜的描写,以及对于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艺术永恒价值的一种深刻感悟。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
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卧死为休粮。
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沈醉两三场。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
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
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
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