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光远父子归马岙兼托问讯故旧

君不见深山野马生龙驹,又不见荒林老鹰鸠作雏。

男儿似种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祇今道路满尘土,大袖已觉妨奔趋。

提携逐食何足羡,羡子有策宁亲躯。

蠲符昼行鸡犬静,餐钱下岁鲑鱼须。

机神有馀自静重,蔚蔚老气生眉须。

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点看明珠。

谁能对此心不动,归来转觉群儿愚。

峡南云深山气冷,今岁亦闻愁旱枯。

但怜四壁愈憔悴,傍人解笑吾人迂。

书来隔宿发梦寐,便买舴艋随僮奴。

山篱语喧听楖栗,晚阁妆罢悬蜘蛛。

暂违相见喜定剧,胜似朝夕趋庭隅。

因子此去传区区,先从贤翁到吾徒。

刘郎癯绝今更癯,香岩老人安稳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俞光远父子归乡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他们的赞赏和对他们家乡生活的想象。首句以深山野马生龙驹和荒林老鹰育雏为喻,赞美俞家男儿的非凡品质,如同稀世之才。接着写到当今社会纷扰,与俞郎家族的清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赞赏俞郎三代皆为清儒,生活简朴却自得其乐,蠲符(免除赋税)之日,鸡犬无声,鲑鱼为肴,显示出他们的高洁。他羡慕他们能有策略保家,而非奔波劳碌。在描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后,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尘世,相比之下显得世俗。

诗中提到峡南山气冷、旱灾,表现出对故乡的忧虑,但也表达了对俞家贫困却坚韧的敬佩。得知友人书信,诗人激动不已,甚至梦中也要前往探望。山居生活的琐事如语喧、妆罢挂蜘蛛,都让诗人感到亲切和喜悦,胜过日常应酬。

最后,诗人期待俞郎将这份朴素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他人,包括自己,表达了对故旧的关心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及的刘郎和香岩老人,可能是指俞家的长辈,他们的形象安稳而清瘦,象征着家族的传承和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真挚,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描绘,流露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追求。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信府同知黄侯名其读书之室曰广居

隘夫护藩畛,得少便有馀。

达士心旷然,清明如太虚。

海岳陈鼎俎,羲驾走轩车。

唯诺无不行,尚怀豚与鱼。

嗟兹山城氓,憎长逮其胥。

好语朝索茅,怒攻昼攘裾。

侯来未数月,眉头笑舒舒。

退食扫一室,焚香展群书。

举头窗楹间,有榜揭广居。

力行守仁义,邹公不欺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南山下行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

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

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

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

妻求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

人言杀身由货宝,山村岂得皆权豪。

一言不酬兵在颈,性命转眼轻鸿毛。

龙争虎斗尚未决,六合一阱何所逃。

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南岩留宿分韵落字

游观值暄秋,饮狎得嘉客。

嵌岩复在眼,徘徊忘还郭。

款款坐向疲,喧喧笑多谑。

短檐近见出,窦乳时闻落。

防闇燎蒸薪,惊虚摇鼓铎。

僮憨榻露处,僧驯茗频瀹。

竟隐谅未能,羡彼高栖雀。

形式: 古风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

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

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殽。

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

无计颇滑熟,乌鸦与鹪鹩。

自馀不知名,喧呼杂竽箫。

黑衣猥雄黠,昼动固非枭。

均为乐其性,幸此风日朝。

城南六七曲,荒园绕榛茅。

我来感物变,何异在山郊。

惟闻黄鹂至,不闻叫交交。

当由恋幽谷,畏寒还避嚣。

群英盖壤内,小大一逍遥。

得气不足悦,触情遂相辽。

乘墉少年儿,挟弹欲见邀。

所规不满掬,翻令污厨庖。

鹰鹘势险薄,爪长尤善捎。

同群自戕击,此祸极无聊。

深藏务远晦,尚惧形色招。

危机布平陆,况乃纵轻僄。

悲怜复譬释,当鸣讵为妖。

但怀道傍树,信美非其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