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谷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郑鄠的邀请和期待。开篇“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表达了诗人等待友人的情感,同时通过“空斋”二字,隐约透露出诗人独处山中,心境清净。
接着,“涧花然暮雨,潭树煖春云”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其中“涧花然暮雨”描绘了山谷间细雨中花开的情景,而“潭树煖春云”则表现了阳光透过树梢,温暖而又柔和。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两句,进一步渲染出诗人隐居的孤寂与自然之美。这里的“门径稀人迹”表明此地人迹罕至,而“檐峰下鹿群”则展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最后,“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两句,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如衣物和卧具,都浸润着山中的清新气息。其中“山霭碧氛氲”一词,更是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连。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郭外山色暝,主人林馆秋。
疏钟入卧内,片月到床头。
遥夜惜已半,清言殊未休。
君虽在青琐,心不忘沧洲。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