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
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李给事中敏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风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朝政的担忧以及个人功业无成的感慨。
“一章缄拜皂囊中”,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在书信中表达敬意的情景,"懔懔朝廷有古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礼制和朝政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懔懔”形容心中的忧虑与不舍。
接下来的“元礼去归缑氏学”,可能是在提及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表达对过去某种制度或学说的追思。而“江充来见犬台宫”,则是指诗人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和任用,“犬台”在此有可能是指朝廷的代称。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这两句表达了历史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辉煌的遗迹与物是之无常的感叹。这里“纷纭”形容云烟变化莫测,“鈇锧朱殷”则是在描绘古代宫阙的壮丽景象,而“几一空”则表达了对这些辉煌过往的无常与消逝之感。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这两句转而描绘诗人的现状和心境。“曲突徙薪”是形容隐居生活,“人不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疏离感。而“海边今作钓鱼翁”,则是在表明诗人如今只好退隐江湖,过起了捕鱼人的生活,用以比喻自己的寂寞与无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风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退隐。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