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桐庐知县刁衎歌

诏守江西新定郡,二年抚俗谁相问。

白浪青山绕郡城,卧理烟霞称嘉遁。

帝乡迢迢天一涯,子牟恋阙人不知。

慷慨情怀何企慕,宋璟政事杜牧诗。

六县万家人辑睦,鱼盐利人茶货足。

公家事简案牍稀,芳草疏篱映空狱。

杨柳湖边观钓鱼,芙蓉池上静看书。

优游天爵浩然性,贵如三入承明庐。

靖节先生来访我,欣然延入皇堂坐。

敛襟欲坐先发言,捧出尺书双袖间。

七轴好词同跪授,儒雅礼丰情意厚。

主人识鉴非延陵,金石何烦荣固陋。

且置琼瑶未暇看,高谈如绮有馀欢。

黄鹂百啭天欲暮,客去斜阳已半轩。

焚香道院无人到,风花拂几收真诰。

却取文编一一看,南朝体制多渊奥。

两轴七字五字诗,珠贯累累乐府词。

古于禅月画罗汉,丽于范蠡进西施。

议论精微穷理窟,赋咏升高能体物。

一篇序送周子通,飘飘思若翻冥鸿。

自有沧浪高尚志,因人命笔生词锋。

尝闻水国清辉殿,曾事吴王侍文宴。

田园未遂归去来,严子台边知一县。

古人穷则善一身,达则惠泽如阳春。

一邑生灵如受赐,何须兼济方为贵。

金门吏隐能安身,何必弃官为逸人。

桐庐山水幸堪赏,歌诗酬唱且相亲。

形式: 古风

翻译

皇帝命令我去守江西新定郡,两年里百姓生活谁来询问。
青山绿水环绕郡城,治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真是美好的隐居。
京都遥远如天涯,子牟对朝廷的眷恋无人理解。
胸怀壮志,仰慕宋璟的政治才能和杜牧的诗才。
六个县民风和睦,鱼盐丰富,茶叶充足。
官府事务简单,文书稀少,只有芳草和稀疏篱笆映衬着空荡的监狱。
湖边垂钓杨柳下,池上静静阅读,悠然自得。
天性坦荡,即使三次进入朝廷也无妨。
靖节先生来访,我高兴地请他坐在正厅。
整理衣襟准备坐下,先拿出一封书信放在双袖中。
七轴好词一同恭敬呈上,礼仪周全,情谊深厚。
主人的见识超越了延陵,无需用金银来彰显他的浅薄。
暂且放下美玉般的书卷,高谈阔论带来更多的欢乐。
黄鹂鸣叫,夕阳西下,客人离去,只剩半扇轩窗。
无人造访的道院,风花拂过书桌,收起佛经。
翻开文集逐一品味,南朝的体制深奥而丰富。
两轴诗中有五言、七言,如同串珠般的乐府诗词。
诗歌描绘禅月和罗汉,比范蠡献西施更华丽。
议论精深,深入事物本质,诗词创作生动贴切。
为周子通写序,思绪飘渺如大雁翱翔。
我有沧浪之志,借他人之力写出锐利的词锋。
曾侍奉吴王,在清辉殿中参与文宴。
虽然未实现田园归隐,严子台边仍管理一县。
古人困厄时修养自身,显达时则广施恩惠。
一个县的百姓如同得到恩赐,无需追求全面的救济。
做金门官员能安居乐业,不必舍弃官职成为隐士。
桐庐山水值得欣赏,以诗歌唱和增进友情。

注释

抚俗:治理百姓。
嘉遁:美好的隐居。
子牟:古代隐士。
宋璟:唐朝名臣。
杜牧诗:指杜牧的诗歌才华。
辑睦:和睦相处。
案牍:公文。
空狱:空闲的监狱。
皇堂:皇宫或官署正厅。
跪授:恭敬地呈递。
识鉴:识别和鉴赏能力。
延陵:古代贤者季札。
飘飘:飘忽不定。
沧浪:比喻高尚的志向。
水国:水边的国家。
吴王:古代中国吴国的君主。
严子台:可能指历史上的严子陵。
生灵:百姓。
兼济:普遍帮助。
吏隐:做官又保持隐士的生活态度。
逸人:隐士。
酬唱:互相作诗应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在任职期间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江西新定郡山水风光的描写,以及对当地民生与物产的关注,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中“白浪青山绕郡城,卧理烟霞称嘉遁”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喜爱与融入之情。接着,“帝乡迢迢天一涯,子牟恋阙人不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心境。

“慷慨情怀何企慕,宋璟政事杜牧诗”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六县万家人的安居乐业,以及“鱼盐利人茶货足”则反映出地方官府管理得宜,百姓生活无忧。

“公家事简案牍稀,芳草疏篱映空狱”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轻松的工作环境中的悠然自得。接着,“杨柳湖边观钓鱼,芙蓉池上静看书”则是对闲适生活的一种享受。

“优游天爵浩然性,贵如三入承明庐”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和超脱物欲的追求。靖节先生来访,以及主人之间的交流,也体现了一种文人相聚、文化传承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地方民生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任职期间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品格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雉媒

东风麦垄青,白日桑阴清。

一雉欲媒众,众雉无猜情。

五步一饮啄,十步一飞鸣。

闇中触骇机,镞发如流星。

洞彻羽毛质,低摧锦绣翎。

却宛若召客,子常非好兵。

谗言既交搆,祸难即随生。

齐王听游说,韩信急功名。

三军虽罢戍,一命遽遭烹。

古来不疑地,悔吝堪相惊。

形式: 古风

赠朱玄进士

忆昔长安道,与君初相识。

密云满天来,不见南山色。

美酒斗十千,一醉情欢然。

胸中云梦泽,眼底高阳客。

狂呼月华人,抚弄云和瑟。

挥鞭过渭川,馆第相留连。

朝帘杏花露,暮楼杨柳烟。

流辉今六稔,交情益相审。

忽忽披君文,如截机头锦。

过本生天涯,散金常破家。

东方上书志,高欲凌丹霞。

安能常戚促,雀啄秋田粟。

海路与天遥,鸾皇好相逐。

形式: 古风

赠别琅邪评事兼寄两制旧交

醴泉少府王评事,秀气神清好奇异。

读书击剑善弹琴,仲容信是青云器。

我从蜀国来咸秦,长安久客多风尘。

因此移居清渭北,与君在彼初相识。

相识经今二十年,支离契阔长相忆。

去年罢直西掖垣,君亦醴泉方解官。

关中路遥宛丘道,不远千里来相看。

我忝淮阳知郡事,郡斋喜闻嘉客至。

槐花横时初到来,菊花开时言欲回。

主人苦留留不住,为君采菊登高台。

高台临古道,北走还京秋已老。

白日远长安,西归出关天已寒。

神仙作尉道虽在,骨肉为累心且宽。

与君俱年五十一,老去时光转堪惜。

况今秋暮冬欲残,七十唯馀十八年。

未知十八年之间,悲欢得丧与险艰。

到得七十即为幸,此外浮生何足言。

明日正逢重九日,未忍与君张祖席。

樽前新菊含露滋,茱萸丹实星离离。

茱萸撷芳菊延寿,寿酒满满莫固辞。

淮阳郡吏若早替,帝乡即有相见期。

两制交朋若相问,为我勤勤多谢之。

形式: 古风

辩惑篇

春树桃与李,美果终得尝。

莫树枳与棘,芒刺还相伤。

君子所树党,在择贤与良。

其党苟非人,为祸亦自殃。

蓄者本铅刀,用欲如干将。

豢者本款段,骋欲侔骕骦。

辨之胡不早,坚冰自履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