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月光华风四塞。规飨有序仪不忒。
匪天私梁乃佑德。光被四表自南北。
长世缀旒为下国。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之手,名为《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十六首。沈约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首诗中,沈约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日月的光辉与风的四面吹拂,展现了自然界和谐有序的景象。"日月光华风四塞",形象地描绘了日月的光芒照耀着大地,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接着,"规飨有序仪不忒",强调了礼仪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秩序的重视。
"匪天私梁乃佑德",意指并非因为个人的私利,而是因为品德高尚,才得到了上天的庇佑。这句诗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推崇,认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和保护。"光被四表自南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德的广泛影响,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能感受到它的光辉。
最后,"长世缀旒为下国",意味着长久地保持品德高尚,如同帝王的旗帜一样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道德品质的颂扬,传达了对美好社会秩序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穆穆天子,时惟圣敬。济济群公,恭为德柄。
为撤有典,膳夫是命。礼行禘尝,义光朝聘。
神飨其德,民洽其庆。
尚有和羹,既戒且平。亦有其馂,亦惟克明。
其馂惟旅,其酳惟成。百礼斯洽,三宥已行。
明哉元首,遹骏其声。
戒食有章,卒食惟序。庭鸣金奏,凯收笾莒。
客出以雍,撤以振羽。离磬乃作,和钟备举。
济济威仪,喤喤簨虡。
宅中为君。声之始。气和而应。律生子。四宫既作。
阴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