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二)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虿挥钜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汗血神驹长着尖尖的耳朵,奔跑起来如同陡峭山崖上的积水瞬间倾泻。
年轻的骑手嘲笑西行的征途,他是梅姓仙人的后裔,梅氏子。
他一生胸怀壮志无人能懂,额头被点记后并未因此愤怒。
他的言辞犀利,这已足够,不必担心没有人能识破真相。
暂且担任一个官职,延续家族的荣耀,登山时别嫌草鞋笨拙。
他能使唤狗来打扫,无需用铁器驱赶蜜蜂和蝎子这样的小虫。

注释

汗血神驹:形容骏马珍贵,能流汗如血。
卓锥耳:形容马耳尖锐突出。
决积水:比喻马跑得快,像决堤的水。
梅氏子:指有仙人血统的人。
点额:古代习俗,表示授予官职或封赏。
仪舌:言辞、口才。
卞玉:比喻珍贵的宝石,也指识人之眼。
箕裘:指祖业、家风。
芒鞋:草鞋,象征简朴。
狗偷:比喻卑微之人。
蜂虿:蜜蜂和蝎子,比喻小人。
挥钜铁:挥舞大铁器,比喻粗暴对待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属于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对神骏良马、梅氏子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和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胸怀抱负与不凡志趣。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描绘了一匹英俊非凡的良马,其神韵和力量如同天然之物,不可阻挡。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这两句则是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这位英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神仙中人。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诗人这里表达了自己的一贯态度和情操,他的胸怀与抱负不受他人左右,即使在受到打击或挫折时,也从未有过愤怒之情。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这两句中,“仪舌”指的是古代忠诚的象征,而“卞玉”则是美德的比喻。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还有所守持,但对于那些不识真君子的行为却感到忧虑。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态度,他视之为暂时的过渡,而且即使是简单的生活,也不觉得烦腻。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虿挥钜铁。" 最后两句则是在说,即便是让狗来帮忙清扫,也用不着像蜂虿般用尖锐的武器去对待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坚定,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泊明志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一)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三)

门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隐几心如水。

纷华时逐长安儿,清爽何似毛锥子。

我虽事业未如人,天公不等吾弗嗔。

独步高山寻兀室,默坐烧香已悟真。

世事缤纷俱谢绝,叩角自歌愚且拙。

谁暇投书追贾谊,更忧铜弊杂铅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二)

人生要在行乐耳,四化相磨逝流水。

溪山佳处饱遨游,莫为膻荤亲俗子。

解龟谁顾谪仙人,玉局题墙亦遭嗔。

世人例作叶公解,但喜画龙谁识真。

何如便与尘寰绝,醉倒莫嫌茅店拙。

青骢门外系垂杨,旋乞青禾剉白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一)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脩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