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二十四)白莲亭

石甃方池种白莲,庵僧欲绍远公禅。

文皮麈尾来游处,谁似庐山十八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石头砌成的方形池塘中种植着白莲花,庵中的僧人想要继承远公的禅宗传统。
这里曾经是文皮麈尾(一种书卷气浓厚的拂尘)常来游历的地方,谁能比得上庐山那十八位贤者呢。

注释

石甃:石头砌成。
方池:方形池塘。
白莲:白莲花。
庵僧:庵中的僧人。
绍:继承。
远公禅:远公的禅宗。
文皮麈尾:文皮麈尾(古代读书人的装饰品)。
游处:游历的地方。
庐山十八贤:庐山的十八位贤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田园风光图。"石甃方池种白莲",设定了场景:一片由石头围成的方形池塘中生长着洁白如玉的荷花。"庵僧欲绍远公禅",暗示诗人可能受到古代高僧远公修禅之地的启发,想要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继承和发扬禅宗文化。

接下来的两句"文皮麈尾来游处,谁似庐山十八贤",则是诗人对此地风光与古代名士们相比,感慨系之。其中,“文皮麈尾”指的是鹿的美好特征,而“来游处”表明这些优雅的动物也喜欢到这里漫步。最后一句"谁似庐山十八贤",则是将这片风光比作历史上那些隐居山林、品德高尚的十八位贤人,赞美其清幽与灵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古代贤士的引用,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精神境界的情感。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四十一)白鹿岩

风驭云轩鹤羽轻,野麋常此望霓旌。

当时岩下藏身处,依旧春来草自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郴江百咏(其七十九)石城

郴江淼淼接湘天,层壁重崖北水边。

数日东风春浪恶,渔舟不是莫愁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郴江百咏(其六十六)会胜寺

灵寿山前古梵宫,粥鱼斋鼓白云中。

衲僧若会蒙泉意,竟与曹溪一径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郴江百咏(其八十三)刘相国书堂

疏林翠竹水沧沧,问是刘公旧隐堂。

但得青编有完传,故居寂寞亦何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