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
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之情。他远在京城,心却系于旧山,五马奔腾的声音似乎也能带来故乡的声音。这句“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渴望和思念。
“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景物已经领略,但内心却充满了愧疚之情。因为他身在外地,对于留守家中的老幼感到歉疚,他们可能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或是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心愿,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领略和享受,又有对家庭责任的深切体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是对乡土之情的抒发。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
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靓妆才罢粉痕新,迨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
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