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

□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

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

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

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联“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开篇即以“寇将军”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引入,暗示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在幕后的深谋远虑,仿佛能扭转乾坤,改变命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个人的力量与历史的进程相联系,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颔联“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进一步描绘了寇将军的勇猛和智谋。通过“气吞骄虏”和“鞭先著”的形象比喻,展现了他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时,不仅不退缩,反而更加激发出强大的气势,最终以胜利告终。同时,“威定并门檄罢传”则暗示了寇将军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其威望和影响力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至于连官方的檄文都停止了传播,显示出他的声名远播。

颈联“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寇将军的担忧和劝诫。一方面,诗人担心寇将军在取得胜利后可能会沉迷于享乐,失去警惕之心;另一方面,诗人劝告寇将军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两句话既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关心,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最后两句诗引用了杨雄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寇将军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应被外在的荣华所动摇。这里的“姑为侯巴草太玄”可能是指寇将军应该像杨雄一样,专注于学问和道德修养,而不是被权力和地位所束缚。整首诗在赞扬寇将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要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吊刘伯祥

记曾林下见臞仙,惆怅红尘未断缘。

不惮广文寒处坐,屡逢元亮醉时眠。

难逃辰巳贤人岁,有负齑盐太学年。

落落天才无地用,却还英气与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伊阙鸂鶒堂(其一)

千年古道入荒城,破屋颓垣一聚尘。

天地如何收险阻,山川犹觉露精神。

馀波禹贡朝宗水,习俗周南既醉人。

把酒西风无限兴,黄花时节对嘉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伊阙鸂鶒堂(其二)

一日滩流浅自分,滩头鸂鶒似通神。

大都鸾棘无多地,毕竟乌台得几人。

浮世堂堂春易去,随时局局事皆新。

当年灵翼今何在,满目西风动白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乱后寄兄(其一)

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