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联“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开篇即以“寇将军”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引入,暗示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在幕后的深谋远虑,仿佛能扭转乾坤,改变命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个人的力量与历史的进程相联系,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颔联“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进一步描绘了寇将军的勇猛和智谋。通过“气吞骄虏”和“鞭先著”的形象比喻,展现了他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时,不仅不退缩,反而更加激发出强大的气势,最终以胜利告终。同时,“威定并门檄罢传”则暗示了寇将军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其威望和影响力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至于连官方的檄文都停止了传播,显示出他的声名远播。
颈联“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寇将军的担忧和劝诫。一方面,诗人担心寇将军在取得胜利后可能会沉迷于享乐,失去警惕之心;另一方面,诗人劝告寇将军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两句话既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关心,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最后两句诗引用了杨雄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寇将军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应被外在的荣华所动摇。这里的“姑为侯巴草太玄”可能是指寇将军应该像杨雄一样,专注于学问和道德修养,而不是被权力和地位所束缚。整首诗在赞扬寇将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要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