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世如来共所宣,至今不断少人传。
塞鸿非是人惊起,风击芦鸣写碧天。
这首诗名为《颂十玄谈(其二)演教》,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印肃。诗中以佛教教义为背景,通过"三世如来共所宣"表达佛法的深远流传,强调其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至今不断少人传"则揭示了佛法虽深奥但知者稀的现状,暗示了修行与领悟的不易。
后两句"塞鸿非是人惊起,风击芦鸣写碧天"运用象征手法,将佛法比喻为鸿雁,非人力所能轻易惊动,而是自然界的风声和芦苇的鸣响共同描绘出佛法无边的意境。鸿雁飞翔在碧空,风击芦苇的声音仿佛在诉说佛法的深远和宁静,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佛法宏大而深远的教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佛法的深远传承和内在力量,寓含着对修行者的启示和对佛法世界的描绘。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三乘次第演金言,义体周天应自连。
黄叶止啼儿不叫,方知累劫困如眠。
后谈空有众皆捐,字字无空透色鲜。
八万法门从此入,如今唤作老婆禅。
鹤树终谈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莲。
一花五叶亲分付,只恐众生眼著挛。
阎浮早已八千年,朝夕忙忙被业牵。
一梦不惊尘劫苦,何如领取现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