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合归兰署已多时,上得金梯亦未迟。

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

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

残著几丸仙药在,分张还遣病夫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兰台署工作已有一段时间,登上金梯也不算晚。
两位尚书省的官员为我开路,九州的山川湖泊都归我这个部门管辖。
学士们拜别时收起他们的书卷,老朋友们阅读我以前的诏令文章。
剩下几粒仙药还在,分发时也让病人们知晓。

注释

合归兰署:回到兰台署,指回到朝廷的文职工作环境中。
多时:很长时间。
上得金梯:比喻得到升迁的机会。
未迟:不算晚。
两省郎官:指尚书省的官员,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部门。
开道路:比喻为某人的晋升或行动扫清障碍。
九州:泛指全中国。
曹司: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管理部门。
诸生:众多的学者、学士。
拜别:告别。
收书卷:收拾好书籍,准备离开。
旧客:老朋友,旧交。
看来:观看,阅读。
制词:皇帝的诏令、命令,这里可能指作者以前起草的文件。
残著:剩余的。
几丸:几粒。
仙药:可能指珍贵的药物或是比喻能治百病的良药。
分张:分发。
病夫:病人,这里可能自谦地指自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知:知道,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之情。

“合归兰署已多时,上得金梯亦未迟。”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平顺与迅速,“兰署”可能指的是某个官署或书房,而“上得金梯”则是比喻达到高位的快捷。

“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官员执掌广大地区、管理众多山川湖泊的赞誉。"两省郎官"指的是负责两个行政区域的官员,而"九州山泽"则是泛指中国古代分为九个州的广阔地域。

“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这两句描写了学者或学生们在离别之际整理书籍,可能是在准备考试或者学习新知识。同时,“旧客”一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怀念。

“残著几丸仙药在,分张还遣病夫知。”最后两句则是说还有剩余的仙药要分发给需要的人,这里的"仙药"可能是比喻健康或知识,而"病夫"则代指那些需要帮助和关怀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仕途顺利、学业进展以及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之情。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贻小尼师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埽眉。

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

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人游塞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

江陵少尹好闲官,亲故皆来劝自宽。

无事日长贫不易,有才年少屈终难。

沙头欲买红螺盏,渡口多呈白角盘。

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司空神童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