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其中蕴含着对远去旅人的深情和不舍。"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早晨微晴的天气和暮色中春意盎然的树梢,把送别的情感渲染得更加丰富。
诗中的"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则具体化了送别的场景,城市下的路口是离合之地,而边塞上的人渐行渐远,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悲凉。时间在这里显得尤为宝贵,以至于必须"停车数行日"来珍惜每一个瞬间,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别离的不舍。
劝酒问回期,是送别时常见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希望对方能早些返回的殷切心情。然而,现实与愿望之间往往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因此"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带来的依旧是不忍离别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致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把送别这一常见题材处理得生动传神,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力量。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江陵少尹好闲官,亲故皆来劝自宽。
无事日长贫不易,有才年少屈终难。
沙头欲买红螺盏,渡口多呈白角盘。
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岭头分界候,一半属湘潭。
水驿门旗出,山峦洞主参。
辟邪犀角重,解酒荔枝甘。
莫叹京华远,安南更有南。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