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埽眉。
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
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徒早晨起床后进行日常礼仪的场景。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安详的生活图画。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埽眉"表明主人公是位僧人,刚刚修剪了头发,而自幼便未曾画过眉。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清净脱俗之感。
"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则描写其在进行佛前礼拜时,身体轻盈、动作庄重,同时心中缓慢地诵读佛经,这些字眼展示了僧人的宁静与专注。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这一句表明早晨的钟声已经响起,但主人公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立即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应该开始一天的斋戒了。这反映出僧人对于时间的从容不迫,以及对内心修行的专注。
"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则是主人公完成早课后,在阳光明媚的阶梯下停留,与大自然亲近,将个人空间中的一枝花朵轻轻摆弄。这两句诗展示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佛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恬淡自若的生活态度。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江陵少尹好闲官,亲故皆来劝自宽。
无事日长贫不易,有才年少屈终难。
沙头欲买红螺盏,渡口多呈白角盘。
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岭头分界候,一半属湘潭。
水驿门旗出,山峦洞主参。
辟邪犀角重,解酒荔枝甘。
莫叹京华远,安南更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