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处州陈舜卿教授以笔赠之

中岁探至道,颇欲齐得丧。

偶然遇逆境,又尔起诸妄。

贤哉陈夫子,胸次甚夷旷。

警我以微言,恐我犹事障。

嗟我与夫子,少长异州党。

倾盖逆旅中,谈笑便抵掌。

谁言江浙远,嗜好无异尚。

我虽谬涉世,途穷理归鞅。

而君方朝天,高论献忠谠。

赠君秋兔毫,聊以代杯盎。

勿云管城子,未有食肉相。

当知中书君,日侍九天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洵所作的《留别处州陈舜卿教授以笔赠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舜卿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中岁探至道,颇欲齐得丧”,点明了诗人中年时追求真理,试图超越得失的境界。接着“偶然遇逆境,又尔起诸妄”两句,描述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人的心理状态往往变得复杂和不理性。

“贤哉陈夫子,胸次甚夷旷”赞扬了陈舜卿的高尚品德和开阔的胸怀。“警我以微言,恐我犹事障”则表明陈舜卿通过微妙的话语提醒诗人,防止他再次陷入困境或偏见之中。

“嗟我与夫子,少长异州党。倾盖逆旅中,谈笑便抵掌”回忆了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即使来自不同地区,却能在旅途中一见如故,畅谈笑语。

“谁言江浙远,嗜好无异尚”强调了地域差异并不影响两人的兴趣和品味相同。

“我虽谬涉世,途穷理归鞅。而君方朝天,高论献忠谠”表达了诗人虽然在世间有所误解,但在困境中回归真理;而陈舜卿正要前往朝廷,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忠诚。

“赠君秋兔毫,聊以代杯盎。勿云管城子,未有食肉相。当知中书君,日侍九天上”以赠笔作为礼物,象征着对陈舜卿才华的认可和祝福。最后两句则是对陈舜卿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像宰相一样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对朋友才能的欣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25)

程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 字:允夫
  •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董铢求诗赋古风二章示之(其一)

森森山上松,濯濯堂前柳。

颜色虽不殊,霜馀别妍丑。

君看射利子,荣悴俯仰中。

宁知堂前柳,不如山上松。

形式: 古风

董铢求诗赋古风二章示之(其二)

学海失渊源,词林少根柢。

苏程百世师,遗书满天地。

遗书亦言尔,道岂言能传。

言外有妙处,万理常森然。

形式: 古风

张衡州南山寿芝

煌煌庆色金壶重,婉婉高枝儿臂拱。

团团更著线晕红,郁郁时看祥霭动。

使君少日抱奇才,可与斯世作楹栋。

黄堂坐啸晚方贵,急流引退心殊勇。

平生阴德只天知,寿骨巉然天所纵。

灵华更向寿宫出,和气疑与商山共。

翻嫌四老太多事,采掇辛勤走岩陇。

何如丘壑著胸中,静阅世氛如幻梦。

朝餐不用闲草木,夜气自有真铅汞。

殊祥坐使神物效,异卉不烦天女供。

闲中禅悦更寻源,闹里尘缘徐脱鞚。

从渠童子尚饶舌,强出松阴谈谷董。

要知无本是性宗,看我当机呈大用。

形式: 古风

过铅山望鹅湖峰次叔重韵

好山如高人,堂堂万夫杰。

岳立培塿中,千古磨不灭。

兹山虽未高,浓淡似妆抹。

树老樛枝重,石皴灵液洌。

登临恨未能,想像心已豁。

寄言山中客,慎勿厌幽绝。

君看名利途,黄尘涨日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