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其一)

外监名父子,元方难弟兄。

鹤空黄壤梦,雁续紫霄声。

山远玉无胫,春多天有情。

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外监的儿子们如同兄弟,元方难以与他们结为朋友。
在梦中,白鹤飞过黄土之上,大雁鸣叫回荡在紫色的云霄之间。
山岭遥远,玉石似无脚踏实地,春天的温情仿佛赋予了天地情感。
直到如今,溪边的月光依然明亮,依傍着翠绿的梧桐树照耀。

注释

父子:指代外监及其子。
元方:人名,此处可能指难以亲近的人。
弟兄:比喻关系亲密的人。
鹤空:形容鹤在空中飞翔。
黄壤:泛指黄色的土地。
紫霄:紫色的天空,象征高远之处。
玉无胫:形容山岭高峻,像没有腿的玉一样。
天有情: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色彩。
溪上月:清澈溪流上的月光。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致政何君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外监名父子”,暗示何君可能出身显贵之家,而“元方难弟兄”则以典故比喻何君的品行高洁,如同《论语》中孔子赞扬的元方一样难以找到与之匹敌的兄弟。接下来,“鹤空黄壤梦”寄托了诗人对何君仙逝的想象,如仙鹤翱翔已成黄土之梦;“雁续紫霄声”则寓言何君的灵魂升入青天,留下深远的回响。

“山远玉无胫,春多天有情”两句,通过描绘山水春色,表达对友人虽远去但情感长存的感慨,暗示何君虽离世,但他的精神如山川永恒,春天般温暖。最后,“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以月光映照碧梧的画面,象征何君的精神依然照亮诗人的心灵,即使在夜晚,也清晰可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罗承事挽诗

人为浮名若挂钩,夫君知命独休休。

寒乌落日风林晚,老雁长云夜壑秋。

宝剑装留松影里,黄金籯在架签头。

便随丹旐堂堂去,宰木号寒起伏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罗监庙挽诗

春风擢擢秀阶庭,岁晚悠然物外身。

不把簪缨伤野趣,肯迂剑骑拂天真。

种成坟上一枝桂,空老堂前百岁椿。

乡里善人今已矣,龙门送客一酸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茂叔兄还乡北郊酌别

动是三年别,才堪十日留。

苍头相与并,软语未能休。

祇搅逍遥梦,真成浪泊游。

相期各努力,岁月鬓边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范圣问之母孺人史氏挽诗

是中无一物,快活不容言。

以此行州里,留之遗子孙。

寒泉鸿雁影,落日凤皇原。

三复幽堂志,夫人不死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