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千万思

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

昼思复夜愁,昼夜千万秋。

故人远为县,海边勾践州。

故人道何如,不间孔与周。

我如道边尘,安能望嵩丘?

又若涧与溪,敢比沧海流。

景山与学海,汲汲强自谋。

愁思虽尔勤,故人得知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白天思绪万千,夜晚忧虑重重。
日夜思念忧愁,如同度过无数个秋天。
老朋友远在他乡做官,身处海滨的会稽之地。
不知老朋友近况如何,他是否像孔子和周公一样贤明。
我如同路边微尘,怎能企及高山的崇高?
我又像溪涧之水,怎敢与大海的浩渺相比。
无论是景山还是学海,我都努力追求自我提升。
尽管愁思繁多,但老朋友能理解我的苦心吗?

注释

昼:白天。
思:思念。
夜:夜晚。
愁:忧虑。
昼夜:日夜。
秋:秋天。
故人:老朋友。
远:远方。
县:县令。
海边:海滨。
勾践州:会稽之地。
孔:孔子。
周:周公。
我:我。
道边尘:路边微尘。
嵩丘:嵩山。
涧:溪涧。
溪:小溪。
沧海流:大海的水流。
景山:景山。
学海:学识的海洋。
汲汲:急切。
谋:追求。
愁思:愁绪。
尔勤:如此繁多。
知: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题为《一昼千万思》。诗中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愁绪,以一日一夜的千万思绪和忧虑为线索,展现了对远方故人的牵挂。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路边的尘埃,无法企及像嵩山那样的崇高,又自谦地将自己比作涧溪,不敢与大海的浩渺相提并论。他将景山和学海并列,表达自我努力进取的决心,然而即使愁思繁多,仍期待着远方故人的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曾巩诗歌的深沉内敛风格。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一鹗

北风万里开蓬蒿,山水汹汹鸣波涛。

尝闻一鹗今始见,眼驶骨紧精神豪。

天昏雪密飞转疾,暮略东海朝临洮。

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

窟穴呦呦哭九子,帐前活送双青猱。

啁啾燕雀谁尔数,骇散亦自亡其曹。

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辛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

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

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

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形式: 古风

七月一日休假作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

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

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

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

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

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

终年但如此,真窃太官餐。

形式: 古风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

御幄閟图像,依然临幸馀。

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

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

解带就君坐,临床窥素书。

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

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

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

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

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

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广裾。

俯仰自足适,归时更当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