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山水之美的赞赏。开篇“竹柏相望数十楹”描绘了一幅生长在钟山旁边的竹子与柏树交错成行,相互依偎的情景,这种自然景观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之意。
紧接着,“藕花多处复开亭”则是写诗人漫步于林间,发现野菊盛开,并在其间建有亭阁。这里的“藕花”指的是野菊,而“复开亭”可能是指亭台被这些蔚然成荫的野菊所环绕,或是指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再次发现和欣赏。
最后两句,“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南埭”可能是一个地名,而“通南埭”意味着要开辟一条道路。然而,这样做将会影响到钟山的自然风貌,因为“割我钟山一半青”直接指出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破坏——将钟山的一部分美丽景色给毁掉。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以及对不必要开发和破坏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王安石重视友情、关心社会发展的个人品格。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
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断此生休问天。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