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段约之

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翠竹和青松相对数十间房屋,荷花盛开的地方又建起了亭子。
还想再往南边的堤岸扩展,这岂不是要掠夺我半座钟山的绿色?

注释

竹:翠竹。
柏:青松。
楹:房屋。
藕花:荷花。
亭:亭子。
如何:怎么。
更:再。
欲:想要。
通:扩展。
南埭:南边的堤岸。
割:掠夺。
钟山:南京的别称,这里指代青山。
一半青:半座山的绿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山水之美的赞赏。开篇“竹柏相望数十楹”描绘了一幅生长在钟山旁边的竹子与柏树交错成行,相互依偎的情景,这种自然景观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之意。

紧接着,“藕花多处复开亭”则是写诗人漫步于林间,发现野菊盛开,并在其间建有亭阁。这里的“藕花”指的是野菊,而“复开亭”可能是指亭台被这些蔚然成荫的野菊所环绕,或是指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再次发现和欣赏。

最后两句,“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南埭”可能是一个地名,而“通南埭”意味着要开辟一条道路。然而,这样做将会影响到钟山的自然风貌,因为“割我钟山一半青”直接指出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破坏——将钟山的一部分美丽景色给毁掉。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以及对不必要开发和破坏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王安石重视友情、关心社会发展的个人品格。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戏赠湛源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

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断此生休问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其二)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扬子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扬子二首(其二)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