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开篇“据梧枝策事如毛”一句,以生长在梧桐树上的苔藓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繁复,既表明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不屑,又暗示了一种时光易逝、须臾难留的情感。紧接着“久苦诸君共此劳”则是对同游之人的呼唤,共同摆脱那些烦恼。
下片转折自然,“遥望南山堪散释”一句中,“南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指向,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诗人通过“堪散释”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与放松。而“故寻西路一登高”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追求的进一步展现,“西路”可能指向一个更远、更高的地方,这里的“登高”不仅是身体上的攀登,更有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领略,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宁的意愿。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不失文采,是一首颇具境界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
当时荐口终虚语,赋拟相如却未工。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