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我本是江上的舟客,听见你江边弹奏的琴音。
你初次因我而感叹,我也同样感动了你的心。
于是我们共盖合欢被,如同鸳鸯般交颈缠绵。
举杯饮酒怕浅了情意,贴近相依又觉距离尚远。
侍女们弹奏箜篌,女子低声吟唱着婉转的歌曲。
歌声婉转带着哀怨,庭院里的秋霜渐增。
秋霜摧残着树叶,让人惋惜,时光已不再是昨天。
虽然曾结下万里深情,最终却只能成为一夜过客。
王敬伯,你我从此山水相隔,绿水青山再难相见。

注释

妾:指女子自称。
客:旅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闻:听见。
江上:江边。
感:感动。
叹:叹息。
合欢被:象征夫妻恩爱的被子。
交颈禽:比喻恩爱的情侣,如鸳鸯。
传杯:传递酒杯。
浅:少,浅薄。
接膝:膝盖相触,表示亲密无间。
箜篌:古代弦乐器。
宛转:婉转悠扬。
怨:哀怨。
霜渐多:形容秋意渐浓。
可惜:令人惋惜。
非今夕:不再是过去的日子。
徒:空,徒然。
万里欢:深深的恋情。
宵客:过客,指短暂的相聚。
王敬伯: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对方的代称。
隔:隔绝,分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柔情蜜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与所爱之人的深厚感情。"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两句,设定了一个温馨的情境,诗人在船上听到了爱人岸边的琴声,这已经令人心动。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表明了双方都有所感应,情感上的交流是如此默契。随后的"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则进一步描述了两人的亲昵与融洽,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爱意绵长。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渴望更亲密接触的情感态度。"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则是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细腻描绘,音乐和歌声共同营造了一种悠扬而动人的氛围。

然而,"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之后,诗意开始转向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霜之所以可惜,是因为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昨日非今夕"则点明了时间不会倒流,情感与时光总是错综复杂。

最后的"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表达了一种无奈,尽管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最终还是要面对分别。"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则以一个具体的人名和景物,强化了这种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细腻情感和美好时光的描绘,以及对逝去和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情而又无奈的爱情态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感兴

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慈恩寺怀旧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暖昧,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郤公况重臣。

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

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形式: 古风

暮春寻终南柳处士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

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

终恨游春宫,同为岁月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

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

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

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

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

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

傥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