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寻终南柳处士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

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

终恨游春宫,同为岁月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一位面容苍老的居士,身着破旧衣衫生活在尧的时代。
他种植的豆子刚刚满了一亩,炼丹的方法还是从前师父传授的。
深入溪边的小径越来越远,鸟儿在山岭间飞翔也显得缓慢。
紫色葛藤覆盖着苔藓的墙壁,青色的菰草映衬着柳树的枝条。
偶尔来到这远离尘世的地方,暂时与纯洁的心灵相约。
然而,我始终遗憾未能长久停留,一同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悲伤。

注释

庞眉:形容面容苍老。
居士:指有学问而未做官的人。
鹑服:破旧的衣服。
尧时:古代贤君尧的时代。
种豆:种植豆类作物。
还丹:道教术语,指修炼长生不老药。
入溪:进入溪流边。
鸟行迟:鸟儿飞行缓慢。
紫葛:一种植物。
苔壁:长满苔藓的墙壁。
尘外事:远离尘世的事物。
素心:纯洁的心灵。
游春宫:泛指游玩或仕途。
岁月悲:感叹岁月无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士人在暮春时节,游历于终南山下的景象与心境。诗中的意境清新而淡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这两句开篇便以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人物形象。“庞眉”指的是长时间不修剪的眉毛,“一居士”则表明这个人是位隐士。他们穿着简陋的衣服,隐姓埋名,就像古代圣人尧一样,与世隔绝。

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生存之道和精神寄托。“种豆”指的是耕种简单的农作,“初成亩”表明收获虽少,但足以自给自足。至于“还丹”,则是一种修炼术语,意指返璞归真,寻求内心的纯净和精神上的解脱。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溪水潺潺,花开满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而“向岭”则表明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地,更深入到山岭之中,那里的鸟儿悠闲自得,不急不缓。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这两句继续描绘自然界的美景。“紫葛”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花卉,“垂苔壁”则形象地表达了它随处可见、繁盛不息的样子。至于“青菰”,应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而“映柳丝”则是说这种植物与细长的柳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偶尔从尘世间的事务中抽离出来,与内心深处纯净无瑕的情感相连。这里,“尘外事”指的是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而“素心期”则是对一种简单、纯粹情感的向往。

终恨游春宫,同为岁月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忘返和生命易逝的无奈与哀伤。春天的游乐已成过眼云烟,而“岁月”却不停地流逝,带走了美好,也留下了无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

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

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

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

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

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

傥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形式: 古风

鲜于少府宅看花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

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

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

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

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

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

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

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康洽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形式: 古风

赠道者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