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朔日天台刘允叔和叔乡人陈思敬饯饮钱塘门外双清楼上

西湖日日可寻芳,楼上凭栏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万朵,作他贫女嫁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西湖每天都可以去欣赏美景,楼上的栏杆旁我仍心存怀念。
我要砍下三万朵荷花,为那些贫穷的姑娘们做嫁衣裳。

注释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风景优美。
寻芳:寻找和欣赏美丽的景色。
楼上:指高楼或者有栏杆的建筑。
凭栏:靠着栏杆,观赏风景。
意未忘:心中的情感或记忆并未消逝。
斫取:砍伐。
荷花:水生植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高洁。
三万朵:极言数量多,夸张手法。
贫女:贫穷的女子。
嫁衣裳:出嫁时穿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美丽风光的怀念和对荷花丰盛景象的赞美。"西湖日日可寻芳"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意盎然、花开不息的向往;"楼上凭栏意未忘"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似乎在那楼上,他曾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情思。

接下来的两句"斫取荷花三万朵,作他贫女嫁衣裳"则是对西湖荷花之盛况的极致描绘。"斫取"一词用得巧妙,它既可以理解为采摘,也有剪裁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荷花不仅仅是欣赏,更有深层次的艺术加工和利用。"作他贫女嫁衣裳"则揭示出一种社会关怀,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被精心采摘并加工过的荷花,最终将成为某个贫穷女子结婚时所穿的华丽衣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人间疾苦的触及,展现了诗人的多层次情感与深刻的社会洞察。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季夏之末鹃声不已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

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直院自言愿所以相拯之意有非毫楮所可宣者归途口占一绝为寄

倾国佳人默怨天,红颜过了拜尊前。

世家大族多兄嫂,独得公姑分外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八)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九)

槐叶风清莺哺子,麦苗露湿雉寻媒。

道人不出方壶境,坐见天时去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