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
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季夏之末鹃声不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与对春天即将逝去的珍惜。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于春去夏来的无奈感受。“啼”字用在这里形容鸟鸣声,是一种急切的声音,如同诗人的心情一样急迫。而“若为春夏抱春愁”则更深化了这种感受,表明诗人甚至愿意将春天和夏天都紧紧拥抱,以此来延长春天的存在。
"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力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亦知”表明诗人心中明白春天会一去不复返,但这种认知并没有减轻他内心的哀愁。最后,“忆似前时春尽头”则是诗人将当前的感受与过去相比较,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时间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于自然界中春天美好的珍惜与留恋。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倾国佳人默怨天,红颜过了拜尊前。
世家大族多兄嫂,独得公姑分外怜。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槐叶风清莺哺子,麦苗露湿雉寻媒。
道人不出方壶境,坐见天时去又来。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