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述事四首(其一)

曾会兰亭醉堕簪,后身依旧住山阴。

琴传数世漆文断,鹤养多年丹顶深。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箫月下有遗音。

小诗戏述幽居事,后有高人识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曾经在兰亭醉酒,簪子失落,后世仍住在山阴之地。
古琴传承数代,漆皮磨损,鹤已养了多年,丹顶愈发深沉。
在溪边洗涤砚台,从未留下墨迹,月下吹箫,余音袅袅。
写下这首小诗,描绘隐居生活,期待后世有高人能理解我的心境。

注释

曾会:曾经。
兰亭:古代名胜,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醉堕簪:醉酒后失落簪子。
依旧:仍然。
住山阴:居住在山阴县。
琴传:古琴流传。
数世:几代人。
漆文断:漆皮磨损,指琴面的装饰。
鹤养:养鹤。
丹顶深:鹤头顶的红色羽毛颜色深。
涤砚:洗砚。
渍墨:残留的墨迹。
吹箫:月下吹奏箫。
遗音:遗留的乐声。
小诗:短诗。
戏述:描述。
幽居:隐居生活。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识:理解。
此心:我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述事四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曾经历的兰亭聚会的醉态,以及他后来隐居山阴的生活。首句“曾会兰亭醉堕簪”回忆了他在兰亭宴会上的豪放与忘我,连簪子都可能因醉酒而失落。次句“后身依旧住山阴”表达了他对山阴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再次选择。

“琴传数世漆文断”写出了家族中古琴历经几代传承,虽然漆色剥落,但琴音犹在,象征着家族文化的延续。而“鹤养多年丹顶深”则以鹤寓长寿与高洁,说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箫月下有遗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即使在溪边洗涤砚台,月光下吹箫,都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小诗戏述幽居事,后有高人识此心”,诗人通过自己的小诗,表达出对幽居生活的感悟,期待后世能有知音理解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居春夜

暮景催人雪鬓双,十年始复反吾邦。

云逢佳月每避舍,酒压闲愁如受降。

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

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幽居春晚二首(其一)

云归禹穴赏新晴,酒买兰亭散宿酲。

竹带鞭移俄盛出,鹤全窠买已长鸣。

故山虽愧收身晚,外物元如脱发轻。

只恐村邻成间阔,杖藜随处叩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幽居春晚二首(其二)

老废雠书病废诗,昼闲惟与睡相宜。

未寻内史流觞地,又近庞公上冢时。

花发游蜂喧院落,笋长驯鹿入藩篱。

石帆山下春如许,野老来招不用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居夏日二首(其二)

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

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

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