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邑官有和者亦以诗寄之其人自云禦方寇有功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萧然穷饮水。

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封人慕君子。

惭愧知音个中人,近前不学丞相嗔。

掀髯抵掌论今古,肺腑恢然笑语真。

顷余学问非三绝,操瑟干齐谋更拙。

栖迟何以酬己知,吾道不移砚铸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的相如只有四面墙壁陪伴,住在简陋小巷,清贫度日。
虽然他像韩愈厌恶权贵,但时常效仿隐士,仰慕君子的品行。
对知己深感惭愧,不学丞相动怒的样子,坦诚相见。
他们热烈讨论古今之事,笑声真诚,发自肺腑。
我虽然学问不精,演奏瑟乐的技艺也不高明,参与国事更是笨拙。
对于这样的境遇,如何回报知音的理解?我的信念坚定,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坚守自己的道路。

注释

相如:司马相如。
陋巷:简陋的小巷。
退之:韩愈。
权门:有权势的人家。
封人:古代官职,负责封爵之事。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丞相嗔:丞相发怒的样子。
肺腑:内心深处。
笑语真:真诚的笑声。
三绝:指超群的技艺。
操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谋:谋略,参与国事。
栖迟:漂泊不定。
酬己知:回报知己的理解。
砚铸铁:形容生活艰辛,像铸铁般坚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邓肃所作,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中的其中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感受,以及对朋友知音的渴望。

"寂寞相如四壁耳"描绘出一种幽深静谧的环境,四壁之间只有寂寞之声,给人一种隔绝与世俗联系的感觉。"陋巷萧然穷饮水"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清贫与孤独。

"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封人慕君子"这两句通过比喻,表明诗人虽然处于仕途,但内心却有超脱世俗权力的愿望,并且仰慕那些有道德的君子。

接下来的"惭愧知音个中人,不学丞相嗔"则流露出诗人对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感到羞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不像丞相那样追求功名的态度持有一种责备之情。

"掀髯抵掌论今古,肺腑恢然笑语真"中,"掀髯抵掌"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讨论历史与现实时的专注与投入,而"肺腑恢然笑语真"则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语言的真诚。

最后两句"顷余学问非三绝,操瑟干齐谋更拙。栖迟何以酬己知,吾道不移砚铸铁"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的学识和才艺有一定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他的道德准则也是坚定不移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官场、友情和个人品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和谢吏部

昔年怨声常满耳,纷纷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远人,坐令盗贼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抚之如子不须嗔。

吏民欲欺亦不忍,出言洞见胸中真。

要图书问久已绝,人皆巧中渠宁拙。

优游黄卷有馀欢,此志不回端截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三)

山头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临水两超然,刻烛千篇对夫子。

我生也是不羁人,白眼望天人共嗔。

相逢赖有知音鲍,挥麈不疑咳唾真。

子今更与竹林绝,我独凄然守株拙。

望公声誉腾九天,不惟去作铮铮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二)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虿挥钜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一)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