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绿野秀诗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雨后的平原上,我凝视着晚春的离去。
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野外的景色显得清新。
天边的蓝色山峦若隐若现,江边的曲折小路尘土飞扬。
浓密的杨树难以辨认身影,隐藏的白鹭也不要再躲藏。
远处的天空像大幕拉开,晴朗的天气下草地如茵。
在清明的时代,郊外格外宁静,只有零星的人们在随意踏青游玩。

注释

雨过:雨后。
川原:平原。
凝眸:专注地看。
送:目送。
晚春:春季的晚期。
韶光:美好的时光。
销欲尽:即将消逝。
野色:野外景色。
新:清新。
天末:天边。
蓝嶂:蓝色山峦。
江湄:江边。
乱曲尘:曲折小路上尘土飞扬。
重杨:浓密的杨树。
难认影:难以辨认身影。
幽鹭:隐藏的白鹭。
莫藏身:不要躲藏。
远接:连接远方。
天开幕:像大幕拉开的天空。
晴和:晴朗。
草展茵:草地如茵。
明时:清明的时代。
凌乱:零星的, 不整齐。
踏青人:踏青游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在春天的生长与变化。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雨后的川原之上,静坐观赏着春光的美好,同时也寄寓了一种对即将过去的春日时光的留恋。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韶光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阳光,这里形容春光即将消逝,但大自然已经准备展现新的颜色,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这两句描绘了天边远处山峦被薄雾笼罩,以及河岸附近尘土飞扬的情景,展示了春日自然界的另一面。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重重的柳絮使得难以辨识出树木的轮廓,而隐秘的鸟儿也无处可藏,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植物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情景。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这里则是描绘大自然在晴好的气候中,如同戏剧的帷幕徐徐拉开,而野草铺展开来,显得生机勃勃。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最后两句传达了清晨乡间的宁静,只有偶尔有人踩踏着青色的草地,留下一串串的足迹,这既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世界,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春游南静川

南过高车岭,川原似掌平。

峰峦开画障,畎亩列棋枰。

帝女柔桑绿,王孙野草生。

提壶催我醉,戴胜劝人耕。

商岭堪携妓,丹河好濯缨。

盖圆松影密,鞭乱竹根狞。

勃勃畬田气,磷磷水硙声。

野桃谁是主,山鸟不知名。

欲舞宁无蝶,思歌亦有莺。

官闲春日永,担酒此中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茶园十二韵

勤王修岁贡,晚驾过郊原。

蔽芾馀千本,青葱共一园。

芽新撑老叶,土软迸深根。

舌小侔黄雀,毛狞摘绿猿。

出蒸香更别,入焙火微温。

采近桐华节,生无谷雨痕。

缄縢防远道,进献趁头番。

待破华胥梦,先经阊阖门。

汲泉鸣玉甃,开宴压瑶樽。

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

未复金銮召,年年奉至尊。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五十升端揆,西郊任保釐。

偶抛三事重,未失百僚师。

府县威仪引,宫城管钥随。

粗官嫌出将,剧位是留司。

樱笋供筵馔,蜩蝉响路岐。

碧纱题壁处,昼锦下车时。

请雨摩腾塔,寻芳白傅祠。

维嵩过旧隐,禊洛赋新诗。

礼绝应悬榻,公馀尚读碑。

留台咨拜表,内殿列须知。

易退甘龙卧,难虚是凤池。

两京全咫尺,三入不参差。

康济荒年谷,风标饤座梨。

弼谐终在我,眷注更同谁。

温树阴犹在,甘棠影暂垂。

常濡玉堂笔,愿草白麻词。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正言杨学士之任缙云

弱冠珥朝簪,才堪入翰林。

重违君厚遇,聊奉母欢心。

笔削留惇史,囊装贮赐金。

帆张浙河阔,山对栝苍深。

暂歇趋朝马,重闻故国禽。

幽兰南涧采,寿酒北堂斟。

务简慵开阁,家丰不典琴。

彩衣方侍养,红药即供吟。

我占掖垣久,自惊年鬓侵。

妨贤兼罔极,相送泪盈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