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十七首(其四)

一元浑无象,众识妙中虚。

斯理苟能明,何必读多书。

生生自净寂,化化杳不居。

澄然绝物役,窅与天地俱。

恒彝道之根,杂学信迂芜。

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兴十七首(其四)》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人生及道德的深刻洞察。

首句“一元浑无象”,开篇即以混沌未分的状态比喻宇宙初始的无形无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和生命的起源。接着,“众识妙中虚”则指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而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空灵。

“斯理苟能明,何必读多书”表达了对单纯追求知识数量而非深入理解本质的批判,强调了明悟真理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生生自净寂,化化杳不居”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与宇宙的动态平衡,以及万物变化的规律性,暗示了自然界的自我净化与和谐共存。

“澄然绝物役,窅与天地俱”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天地同在的精神境界,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宇宙的和谐相融。最后,“恒彝道之根,杂学信迂芜”批评了杂乱无章的学习方法,提倡遵循自然之道,回归本源。

“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则点明了真正的君子应通晓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不应仅仅满足于世俗的学问,而应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反思,传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十七首(其五)

喜怒道之门,安可差讹之。

喜以乖吾好,怒以戾吾思。

至人秉元化,灵閒净素期。

众惑自流形,贞心永若斯。

静德固天衷,中和安可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十七首(其六)

恒德永不迷,生心乃为妄。

趋舍一以偏,较然昧所向。

慎独唱真宗,立诚慰素仰。

断除嗜欲思,永彻天机障。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感兴十七首(其七)

元神用吾宅,灏气固当持。

神乃道之门,气乃道之资。

存神气斯充,养气神不亏。

浩然塞天地,质圣当何疑。

杂学信多岐,要德谅在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十七首(其八)

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

是非竟多岐,吾以反吾躬。

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

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

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