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元美(其二)

中丞辽海罢登坛,公子红颜复挂冠。

自有绨袍怜范叔,谁从长铗见冯驩。

上书北阙风云壮,洒泪西山雨雪寒。

憔悴尽堪知国士,相逢应作少年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再寄元美(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感慨,以及对友情和忠诚的颂扬。

首联“中丞辽海罢登坛,公子红颜复挂冠”,以“中丞”和“公子”分别指代官宦和贵族,通过“登坛”和“挂冠”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他们仕途上的起落与选择,隐含着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颔联“自有绨袍怜范叔,谁从长铗见冯驩”,引用了两个典故:范叔与冯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友情的理解与珍视。范叔在贫困时得到绨袍之赠,冯驩则以长铗之歌表达对朋友的忠诚,这两句诗强调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颈联“上书北阙风云壮,洒泪西山雨雪寒”,描绘了主人公向朝廷进言的情景,虽然充满壮志豪情,但同时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悲凉。

尾联“憔悴尽堪知国士,相逢应作少年看”,表达了对友人虽历经磨难仍不失为国之重器的肯定,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的相聚,希望彼此能像少年般充满活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抒发了对友情、忠诚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汝思

高秋诸将欲横行,蓟北先开细柳营。

万里旌旗连杀气,千山鼓角动边声。

指挥士马中原合,谈笑风尘瀚海清。

此日汉军俱望幸,满朝应重亚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春生仙令鹔鹴袍,风雪褰帷拥佩刀。

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

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

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一)

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

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

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

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