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君题品到林泉,大榜新书亦烂然。
云护山根藏小鲁,风携人语动诸天。
放怀对客忘青白,随意传觞任圣贤。
谁谓瓯闽甘远俗,他时物物待陶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开篇“相君题品到林泉,大榜新书亦烂然”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来到山林之中,品鉴自然景观,同时记录下所见所感,如同大榜上新的文字熠熠生辉。这里的“相君”显示了一种对朋友的情谊,而“烂然”则形容了新书的鲜明与热烈。
接着,“云护山根藏小鲁,风携人语动诸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象,其中“云护山根藏小鲁”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山林之境,而“风携人语动诸天”则传递出了一种人与自然交流、精神沟通的情感。
在下片,“放怀对客忘青白,随意传觞任圣贤”两句展现了作者忘却世俗的烦恼,与友人一起饮酒畅谈,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的美好。这里“放怀”表达了一种心态上的释然,“忘青白”则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超脱。而“随意传觞任圣贤”则显示出一种豁达与自信,似乎在说,即便是古代的圣贤之人,在这种境界下,也会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谁谓瓯闽甘远俗,他时物物待陶甄”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一种反思。这里“瓯闽”指的是边远的地方,而“甘远俗”则是说有人觉得远离尘嚣的生活更为甜美。最后一句“他时物物待陶甄”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感悟,似乎在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每一物每一刻都值得我们去体验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皂盖凌虚岂易陪,扪参那复欲高哉。
云关□处尘踪断,松盖阴中宝地开。
戎幕寇平高卧鼓,宾筵诗罢细衔杯。
笑谈疑在青冥上,坐近中天两两台。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
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
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谁荐唐衢归魏阙,肯令王适老阌乡。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自分人非日九迁,一官民社敢妨贤。
脱尘未踏邻虚地,通籍犹分小有天。
餐玉近传曾试法,买山取足不论钱。
疏慵未似嵇中散,会有斜封落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