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春二十首(其五)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禁中。

殿阶龙旆日,漏阁宝筝风。

药树香烟重,天颜瑞气融。

柳梅浑未觉,青紫已丛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宫中的春天在拂晓时已降临。
宫殿的台阶上,龙旗随日光飘扬;漏阁之中,宝筝随风轻响。
药树周围香气缭绕,浓重而芬芳;帝王的面容映着吉祥之气,显得格外和煦。
柳树和梅花还没察觉到春意,而高贵的服饰颜色已如绿叶红花般簇拥在一起。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晓禁中:拂晓时的皇宫中。
殿阶:宫殿的台阶。
龙旆:绣有龙图案的旗帜,这里指皇室的旗帜。
漏阁:古代宫中的计时阁楼,也泛指宫中楼阁。
宝筝:珍贵的筝,一种拨弦乐器。
风:微风。
药树:可能指能散发香气的树木,或特指某种被认为有药效的树。
天颜:帝王的容颜,代指皇帝。
瑞气:吉祥之气,象征国泰民安。
柳梅:柳树和梅花,常用来代表早春的景物。
浑未觉:完全没有察觉到。
青紫:借指高官,古代高官的服饰多为青、紫色。
丛丛: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形容人多或事物密集。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通过对宫廷内部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何处生春早”一句直接提出了对春天到来的疑问,也是对自然界中春意萌动之处的一种探寻。紧接着,“春生晓禁中”则回答了这个问题,指出春天是在清晨的宫禁之内悄然生成。

“殿阶龙旆日,漏阁宝筝风”两句通过对宫廷建筑和装饰的描绘,展现了皇家气派。其中,“龙旆”是挂在宫殿上的带有龙形图案的旗帜,而“宝筝”则是用珍贵材料制成的漏斗,用于计时,夜间通过它可以听见风声。

“药树香烟重,天颜瑞气融”这两句转而描写了宫中园林之美。春日里,各种花草发出了浓郁的香味,而“天颜”则是指天空的颜色,这里的“瑞气”形容了一种祥和、吉祥的氛围。

最后,“柳梅浑未觉,青紫已丛丛”则描绘了春日花开的情景。虽然柳树和梅花还没有完全觉醒,但其他植物已经开始泛出绿色与紫色的嫩芽,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如同丛生的花朵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和皇家生活的独特氛围。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生春二十首(其六)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

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

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七)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

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八)

何处生春早,春生冰岸中。

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

织女云桥断,波神玉貌融。

便成呜咽去,流恨与莲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九)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芽新才绽日,茸短未含风。

绿误眉心重,黄惊蜡泪融。

碧条殊未合,愁绪已先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