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僧对我笑,长见说归山。
如何十年别,依旧不曾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宿净寺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山僧与诗人的对话,以及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山僧对我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僧侣的慈祥面容,仿佛在欢迎诗人到来,或是以微笑表达对诗人归隐山林的期待。次句“长见说归山”,进一步揭示了山僧与诗人之间关于归隐山林的共同话题,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如何十年别”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十年的时间跨度,不仅强调了诗人与山僧相聚之不易,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最后,“依旧不曾閒”则以山僧的生活状态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山僧虽身处山林,却似乎从未感到空闲或无聊,这或许是对诗人自己内心渴望自由、追求精神宁静的一种映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话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一丝无补圣明朝,两鬓徒看长二毛。
自识淮阴非国士,由来康节是人豪。
时方多难容安枕?事已无能欲善刀。
越水东头寻旧隐,白云茅屋数峰高。
从来野兴只山林,翠壁丹梯处处寻。
一自浮名萦世网,遂令真诀负初心。
夜驰险寇天峰雪,秋虏强王汉水阴。
辛苦半生成底事?始怜庄舄亦哀吟。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窅窅深愁伴客居,江船风雨夜灯虚。
尚劳车驾臣多缺,无补疮痍术已疏。
亲老岂堪还远别,时危那得久无书。
明朝且就君平卜,要使吾心不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