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归兴》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通过诗人对自身经历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价值的独到见解。
首联“一丝无补圣明朝,两鬓徒看长二毛。”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怀有报国之心,却无力改变国家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同时,通过“两鬓长二毛”这一形象描绘,暗示岁月流逝,年华不再,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颔联“自识淮阴非国士,由来康节是人豪。”这里,诗人借历史人物淮阴侯韩信和北宋理学家邵雍(字康节)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定位。韩信虽为名将,但并非真正的国士;而邵雍则因其在哲学、数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尊为豪杰。诗人以此自比,既谦逊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又自豪地肯定了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价值。
颈联“时方多难容安枕?事已无能欲善刀。”面对时代的动荡与挑战,诗人意识到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积极应对,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越水东头寻旧隐,白云茅屋数峰高。”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这里的“旧隐”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生活,与世俗的纷扰隔绝,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通过描绘白云缭绕、茅屋静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整体而言,《归兴》一诗不仅展现了王守仁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我价值、社会责任以及理想生活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