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漫述四首(其二)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王守仁所作的《即事漫述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深秋结束战争、冬季军队继续南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结束,以及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军队仍需继续南征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无休止和对人民的沉重负担。

颔联“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力量微薄的自谦,以及性格独特导致与世俗不合的感慨。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颈联“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运用自然界的意象,鹤在烟水苍茫的江面上自由飞翔,龙在深邃的海洋中争斗翻腾,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不为世俗所拘束的心境,同时也暗喻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挣扎与追求。

尾联“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嚣,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同时,“五柳新居在赤城”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即事漫述四首(其三)

窅窅深愁伴客居,江船风雨夜灯虚。

尚劳车驾臣多缺,无补疮痍术已疏。

亲老岂堪还远别,时危那得久无书。

明朝且就君平卜,要使吾心不负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漫述四首(其四)

茅茨松菊别多年,底事寒江尚客船?

强所不能儒作将,付之无奈数由天。

徒闻诸葛能兴汉,未必田单解误燕。

最羡渔翁閒事业,一竿明月一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

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

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

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二)

醉入江风酒易醒,片帆西去雨冥冥。

天回江汉留孤柱,地缺东南著此亭。

沙渚乱更新世态,峰峦不改旧时青。

舟人指点龙王庙,欲话前朝不忍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