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淬用刚赋此以寄

何处名山擅地灵,雨徵峰下树青青。

九天日落疑星化,一夜龙归挟雾腥。

禅窟已镌新赐翰,法函惟启旧藏经。

道人犹恨居山浅,杖锡时时入杳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有怀淬用刚赋此以寄》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幽深的山景。首句“何处名山擅地灵”,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山中灵秀之气的好奇。接着,“雨徵峰下树青青”描绘了雨后山峰翠绿,生机盎然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九天日落疑星化,一夜龙归挟雾腥”两句运用奇特的想象,将日落和龙归的神话元素融入景色中,增添了神秘色彩。日落如星,龙归带雾,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山中的超凡气象。

“禅窟已镌新赐翰,法函惟启旧藏经”两句转而触及宗教氛围,禅窟刻有皇上的御笔,法函中珍藏着古老的佛经,体现了山中的文化积淀和神圣感。

最后,“道人犹恨居山浅,杖锡时时入杳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道人虽常游历山中,但仍觉时光匆匆,意犹未尽,杖锡深入幽深之处,流露出对深邃禅理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合神话、宗教与个人情感,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寄骆以大

先生节操古人同,每叹清时老不逢。

东海眼穿华表鹤,西风泪尽鼎湖龙。

家贫已觉交游少,地僻应忘礼数慵。

独有风尘老羁客,时时杖履许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承君衡叔干远送赋此以别

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

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唯有雪盈颠。

半生望眼迷辽鹤,一夜归心到蜀鹃。

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东郭先生最老成,天才久已负时名。

能诗不减唐工部,解酒浑如晋步兵。

塞上征鸿高避弋,海东归鹤暗闻声。

比邻喜有知心客,一夜弹棋直到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滑撄宁

海日苍凉两鬓丝,异乡飘泊已多时。

欲为散木居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

蜀客著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偏知。

道涂同是伤心者,只合相从赋《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