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君衡叔干远送赋此以别

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

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唯有雪盈颠。

半生望眼迷辽鹤,一夜归心到蜀鹃。

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承君衡叔干远送赋此以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首句“长风吹度海东边”描绘了辽阔的海景,暗示了离别之远,也寓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次句“惯听潮声已十年”则强调了与友人相处的长久时光。

“往事免成尘扑面”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不愿让往事的尘埃遮蔽视线,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而“新愁唯有雪盈颠”则借雪的洁白和繁多,象征着新的愁绪涌上心头。

“半生望眼迷辽鹤”写诗人长久以来的期待和迷茫,如同寻找远方的辽鹤,寓意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一夜归心到蜀鹃”,蜀鹃的叫声常常引发思乡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中,“骊驹”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典故,诗人自谦不如友人技艺高超,同时感叹即使纵情歌唱,也无法排解离别的愁苦,因为没有像江河那样连绵不断的酒来浇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重,又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离别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东郭先生最老成,天才久已负时名。

能诗不减唐工部,解酒浑如晋步兵。

塞上征鸿高避弋,海东归鹤暗闻声。

比邻喜有知心客,一夜弹棋直到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滑撄宁

海日苍凉两鬓丝,异乡飘泊已多时。

欲为散木居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

蜀客著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偏知。

道涂同是伤心者,只合相从赋《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项彦昌

渭树江云每忆君,别来惟见白头新。

百年谁是知心者,千里同为叹世人。

内景琴心筼谷夜,外丹火候杏园晨。

极知养道多馀暇,何得长生及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怀古迹

客来慎勿说姑苏,吊古令人百感俱。

已讶当年尝越胆,更堪此日听《吴趋》。

荒台鹿下江声咽,古木乌啼月影孤。

欲问阖闾埋葬地,五湖东畔已荒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