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

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

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十天以来身心不得安宁,疾病知道是因为忧虑滋生。
寒冷侵蚀着骏马想必它正消瘦,蛀虫满布的楩楠树怎么容易繁盛。
白天在小阁中闲暇时书籍散乱,寂静的画堂里只有药箱碰撞声。
我终究要拄杖回到北山,告诉山中的猿猴不必因我早起而惊扰。

注释

十日:十天。
身无一日宁:身心不得安宁。
病源:疾病的原因。
百忧:众多忧虑。
寒侵:寒冷侵蚀。
骐骥:骏马。
方瘦:正在消瘦。
蠹满:蛀虫满布。
楩楠:楩楠树,一种坚硬的木材。
岂易荣:怎么容易繁盛。
小阁:小阁子。
昼闲:白天闲暇。
书帙乱:书籍散乱。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药罗声:药箱碰撞的声音。
北山:北方的山。
扶杖:拄杖。
终归去:最终返回。
岩猿:山中的猿猴。
莫晓惊:不要因我早起而惊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渴望。"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表达了连续多日无法安宁,疾病带来的种种忧虑。"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则形象地描述了疾病消耗了诗人的体力和精神,如同树木在严寒中枯萎,不容易再恢复生机。

接着的"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展示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场景,小屋里日光慵懒,书籍散乱;而画堂内则是安静的环境,只有药物的香气和偶尔的声音。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两句"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痊愈后重返大自然,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警醒,告诫自己和别人不要因小惊扰而感到恐惧。整首诗通过对疾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读白乐天集

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后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孟子

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

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

后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

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成

十日九自病,偶平还苦吟。

万金无枉志,千古有遗心。

静隐支凭几,寒搔发解簪。

南风久寂寞,谁继五弦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