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巫山庙

十二岚峰挂夕晖,庙门深闭雾烟微。

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残神女归。

触石晴云凝翠鬓,度江寒雨湿罗衣。

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夕阳映照在十二岚峰上,庙宇深藏在薄雾中。
高远的天空下树木凋零,让楚地的人儿心生思量,遥远的山峦中月亮渐缺,仿佛神女已归去。
晴空中的白云触石而生翠绿,过江时寒雨打湿了她的罗衣。
她容貌娇美如嫦娥,似乎带着遗憾,如同襄王的梦境,山岩间猿猴哀鸣,秋藓稀疏更显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山谷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之思的感慨。首句“十二岚峰挂夕晖”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巫山晚景的雄伟画面;“庙门深闭雾烟微”则透露出一丝神秘与静谧,似乎预示着诗人即将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接下来的“天高木落楚人思”表达了秋末之景,同时“楚人思”三字暗含了对古代楚国文化和历史的怀念。紧接着,“山迥月残神女归”则以动人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图景,让人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仙乐,也许是诗人心中对于那些传说中的神女的向往。

“触石晴云凝翠鬓”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的亲身体验,似乎那清新的山风都能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而“度江寒雨湿罗衣”则写出了秋季的阴冷和潮湿,诗人的衣衫被细雨打湿,增添了一份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两句中,“婵娟似恨”四字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似乎诗人梦到了古代的襄王,而那遥远的历史也随着山谷中的猿啼声而变得更加辽远和模糊。全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思索的世界。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题郑中丞东溪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

高轩夜静竹声远,曲岸春深杨柳低。

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秦女楼

珠翠香销鸳瓦堕,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楼月色桂花冷,碧落箫声云叶愁。

杳杳蓬莱人不见,苍苍苔藓路空留。

一从凤去千年后,迢遰岐山水石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敬亭山庙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

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