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
高轩夜静竹声远,曲岸春深杨柳低。
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句“一境新开雉堞西”展示了一个被竹林环绕的新近开放的地方,"绿苔微径露凄凄"则是对小路上青苔盈尺、露珠闪耀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
其次,“高轩夜静竹声远”中的“高轩”指的是楼阁或书房,"夜静"表明夜晚的宁静,而"竹声远"则是对远处传来的竹声的描绘,给人以超然世外之感。紧接着,“曲岸春深杨柳低”中“曲岸”指的是弯曲的小溪边岸,“春深”说明时节已至春末或初夏,而"杨柳低"则是对岸边杨柳垂挂的细致描绘,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山霁月明常此醉”一句中,“山霁”指的是山间的薄雾,而"月明常此醉"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其中,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接着,“草芳花暗省曾迷”中的“草芳”和“花暗”都是对春天景色细腻的描写,而“省曾迷”则是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这美丽景致中所迷失的情感。
最后两句“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随凤诏"可能指的是受到高贵者的召唤,而“归清列”则是回到一片清净的地方。"几忆风花梦小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在小溪边与美丽女子共度时光的回忆,这些记忆如同梦境一般飘渺而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珠翠香销鸳瓦堕,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楼月色桂花冷,碧落箫声云叶愁。
杳杳蓬莱人不见,苍苍苔藓路空留。
一从凤去千年后,迢遰岐山水石秋。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
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
静者多依猿鸟丛,衡门野色四郊通。
天开宿雾海生日,水泛落花山有风。
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岩中。
看书饮酒馀无事,自乐樵渔狎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