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卿哗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王子思念回归之时,长安城已陷入战乱之中。
泪水沾湿衣襟,询问皇上现在何处,策马疾驰奔向承明殿。
傍晚时分,巴蜀之地偏远荒凉,江汉春风却带来一丝清新。
虽然晋山自我放逐,但朝廷的宫阙仍充满深情。

注释

王子:指代某位有地位的王子。
归:回归。
乱兵:战乱中的军队。
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
承明:宫殿名,代指皇宫。
暮景:傍晚景色。
巴蜀: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僻:偏远。
春风:春天的风。
江汉:长江和汉水流域。
晋山:可能指代某人的隐居地或象征性地指代朝廷。
自弃:自我放逐。
魏阙: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王子归家的描述和对动荡长安局势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动乱、战火连天的忧虑以及个人无力回归故土的哀伤情怀。

首句“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直接描绘出一个王公贵族在内心深处渴望平静日子的同时,外界却是战火纷飞、兵戈相向的混乱景象。这里的“王子”并非特指某个具体人物,而是一种身份的泛称,用以映衬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

接着,“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则展现了诗人对那些仍旧坚守职责、奔波于战乱中的将士们的关切和敬意。这里“沾衣”指的是被血雨打湿的衣服,而“行在”即是战争中的将领,“走马向承明”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风险前去支援战事的情景。

随后,“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转换了语境,从对外界的忧虑转向内心的沉思。诗人借由景物之变,抒发了自己对于四处动荡、难以安身的哀愁,以及对于那已然平静却又遥不可及的地方——巴蜀和江汉一带的眷恋。

最后,“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留恋之情。尽管“晋山”(晋州山)已经荒废不堪,但在“魏阙”(古都洛阳的北门)这座古老城楼上,依旧能感受到往日帝王兴衰的历史沧桑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动乱与平静、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中个体无力回归的悲凉,以及对失落过往美好生活的无限哀愁。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远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

君行别老亲,此去苦家贫。

藻镜留连客,江山憔悴人。

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

朝夕高堂念,应宜綵服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其一)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

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